紫荆 > 紫荆号

发布作品
简慧敏:诚邀您阅读我的2023年工作报告
在立法会休会期间,我与同事整理了今年截至8月期间的工作,在此和大家分享。今年,我的工作报告继续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四点希望”为主轴,向大家报告以良政善治为目标的行政立法良性互动。香港是我们的家,与您合力建设香港成为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东方明珠。欢迎您通过工作报告附上的联系方式,与我分享您的意见及建议。.
薪火相传!集友银行创行80周年嘉庚精神火炬传递至上海
9月2日,集友银行创行80周年“嘉庚精神薪火相传 侨心聚力集友同行”火炬传递上海站活动在虹口区今潮8弄举行。上海市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徐焕之,上海市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蒋立,虹口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王超,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林永生,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林进强出席活动。来自侨资企业、侨商联合会、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崇邦集团的代表,虹口区受助学生及家长代表,媒体代表以及厦门国际银行员工代表等60余人参加。虹口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王超在致辞中表示,陈嘉庚先生与上海、与虹口有著特殊的渊源,1920年陈嘉庚先生在虹口区武进路召开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而作为集友银行最大控股股东的厦门国际银行,其上海分行也座落于虹口北外滩。正聚焦“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战略目标的虹口区,热忱期待海内外优秀人才和侨资企业来到虹口创新创业、施展抱负,争做嘉庚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也希望能为包括广大侨界人士在内的各界有识人士提供广阔舞台。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林永生对上海市委统战部、虹口区委统战部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 110 周年,也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友银行 80 周年,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选择在陈嘉庚先生筹备厦门大学的虹口区武进路附近开展本次火炬传递活动,这是对陈嘉庚先生倾资助学、“以行养校”创举的崇高敬意。为进一步彰显陈嘉庚先生“以行养校”的理念,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闽都-集友陈嘉庚奖助学金”捐赠仪式。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林进强作为捐赠方代表与上海市委统战部侨务事务处处长蒋立一起,向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上海市鲁迅中学等9所虹口区学校的10名中学生代表颁发奖助学金,鼓励莘莘学子奋发图强,成为国之栋梁。上海市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徐焕之接过上一站延安站火炬,并将火炬交给第一棒火炬手。本次上海站传递活动共设置四棒火炬手,分别来自政府、银行、侨企以及侨商会,具有鲜明的“侨色”,寓意嘉庚精神在“政银企会”间不断传承和弘扬。沿著嘉庚先生足迹,本次“嘉庚之路”火炬传递系列活动将在陈嘉庚先生工作和生活过的12座城市进行火炬接续传递,沿途历经永安、厦门、福州、上海、济南、北京、延安、武汉、重庆、昆明、深圳、香港,寓意嘉庚精神光辉灿烂、传承永远,上海作为火炬传递活动的第五站,将持续传承上海红色文化基因,积极发挥世界金融中心优势,广泛传播“侨”文化,为社会发展凝聚侨心侨力。未来,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将主动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进一步增强弘扬嘉庚精神的责任感,坚守“爱国爱乡”华侨金融的立行之本,坚持以“侨”为桥,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国际多元的金融服务,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简慧敏:欢迎"河套规划"出台 提速升级发展河套
中央日前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两地未来发展明确方向、突出目标、部署任务。《规划》以2025年和2035年为两个关键节点,提出共30项措施,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科高质量发展。笔者从2022年7月开始,于立法会、深圳市政协等不同平台上,多次倡议香港与深圳可以共同寻求中央支持,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河套方案”。当中,许多建议不仅获粤港两地政府采纳,亦于《规划》中获得体现,包括创新治理模式、基建交通“硬联通”、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软联通”及“心联通”等。一、积极稳步推动创新治理体系习主席“七一讲话”明确了“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仍需创新和突破,究其原因是两地深度合作的一些工作超越了深圳和香港各自的治理范围。因此笔者建议两地可共同寻求中央支持,争取适时出台方案,在河套和前海先行先试、创新治理,包括“双主任制”管理委员会模式、研究在河套 “一区两园”互相持股或协议合作的可行性,甚至研究设立法定机构,配合深圳和香港各自的立法权理顺落地细节,以实现园区管理体制的突破。同时,笔者亦建议高层主动对接,由高层带领专班合作,以问题导向设下目标,争取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今次《规划》提出完善合作机制,包括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和专题会商制度等,对治理模式作出创新,推动了双方深度合作。笔者期望在2025年和2035年两个关键节点后,双方可以根据经验,在中央支持下,积极稳步推动创新治理体系。二、著力做到“硬联通”、“软联通”及“心联通”笔者一直呼吁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发展,需要转变思维,制定政策要超越地理界限,不能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规划,除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基建交通“硬联通”,也要著力做到“心联通”。《规划》提出一系列影响香港北部边境的未来拓展方向,包括交通网络配合香港研究北环线支线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香港园区接入新皇岗口岸的可行性;结合皇岗口岸一地两检计划,采取“一线高度便利出入境”通关模式,便利科研人员进出;建立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研究允许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内注册的港资企业协议选择适用香港法律解决合同纠纷以及协议选择香港为仲裁地等,以发挥香港普通法优势。期望未来在《规划》下,两地可以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著力做到“三通”,将河套的发展提速升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笔者留意到《规划》要求深圳园区建设要积极主动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因此,笔者期望香港特区政府即将出台的《施政报告》可以把握此重大机遇,在河套发展上全面对接《规划》,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规划发展北部都会区。让香港可以借此东风,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作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阎伟宁: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报效祖国的舞台更大、条件更好、机会更多
8月31日上午我作为中国侨联香港代表,非常荣幸地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在经过三年疫情之后在北京召开第一个全国性的大会。在会上见到习近平主席及全部常委出席,我的心情非常兴奋和激动。特别是听到李希常委代表党中央宣读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侨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的致词之后,充分感受到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海外及港澳侨胞及归侨的高度重视和深切的关爱,以及对我们海外及港澳侨胞及归侨在支持和助力国家建设、发展,在海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促进祖国和住在国之间的各方面的交流,联系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桥梁作用等的殷切希望。在会议上,还听取了万立骏主席代表中国侨联做的工作报告,感触良多。自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作用,高度重视做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工作。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过去5年,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胸怀全局、为侨服务、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最广泛地团结、引导、服务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推动侨联建设和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侨联组织呈现新的面貌。如今,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舞台更大、条件更好、机会更多。各级侨联组织和广大侨联干部应努力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广泛凝聚侨界力量,为改革开放增添新的动能。与此同时,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勇于担当,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奋力谱写侨联工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中国侨联第十一届大会香港代表、香港宁夏社团总会会长).
龙联:9月3日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粤剧欣赏会"
由九龙社团联会和民政事务总署合办,九龙城民政事务处赞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粤剧欣赏会",于2023年9月3日假高山剧场旧翼剧院进行,约七百多名街坊座无虚席、场面热闹。当中仪式邀请到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麦美娟局长、中联办九龙工作部李文彬副部长等一众嘉宾出席。粤剧欣赏会由阮兆辉、邓拱璧伉俪带领春晖粤艺工作坊精心筹备演出,九龙社团联会期望透过戏曲传颂表演的形式,让香港人更了解及认识现代国家历史及意义。九龙社团联会徐莉理事长致辞时表示,在今日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的日子,我谨代表九龙社团联会仝人,向所有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九龙社团联会全体仝人将齐心协力,在地区服务上不断创新,继续秉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精神,协助政府发挥好区议会、关爱队和三会的协同效能,向政府就民意、区情建言献策,为香港良政善治的新征程增添动力。.
紫荆服务号 全部>>
加载更多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